央廣網武漢2月1日消息(記者李行健)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據中建三局最新消息,位于武漢蔡甸區(qū)的火神山醫(yī)院建設進入沖刺期,截至昨天(1月31日)中午12點,火神山醫(yī)院項目板房區(qū)域場地平整、砂石回填、HDPE膜鋪設全部完成,基礎混凝土澆筑完成100%;集裝箱進場1650套,拼裝完成約90%。今天(2月1日)凌晨,經過建設者夜以繼日奮戰(zhàn),武漢火神山醫(yī)院完成電力工程施工,順利通電。
而位于武漢江夏區(qū)的雷神山醫(yī)院也在加緊施工,醫(yī)護人員生活區(qū)主體結構已于昨天下午基本完成。根據最新設計,雷神山醫(yī)院總建筑面積擴大至約7.5萬平方米。醫(yī)療隔離區(qū)約5.22萬平方米,病床超1500張(最多可容納約1600張床位);醫(yī)護住宿區(qū)約9000平方米,可容納2000余名醫(yī)護人員;醫(yī)護及營養(yǎng)餐廳、清潔用品庫(既有建筑)約1.37萬平方米。
雷神山工地現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李行健 攝)
1月31日上午11點左右,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施工當中。中午12點左右,到了用餐的時間,現場工人們正排隊準備進行用餐,餐廳的門口也設置了紅外體溫檢測點,如果達不到檢測標準,還會被單獨抽檢體溫,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用餐人員的防疫安全。
工人:吃的土豆燒雞。
記者:每天中午的菜都不一樣是吧!
工人:對,不一樣,土豆燒雞、蘿卜燉肉,牛肉、羊肉。
記者:每次吃飯出來,都會給你發(fā)一口罩嗎?
工人:對,還會消毒,一天三次,一般情況下4個小時換一次。
1月31日下午3:00左右,在記者身后就是雷神山工地,醫(yī)護人員未來的生活區(qū),今天已經完成了基本主體框架的搭建,只需要下一步通上水電,還有包括內部的一些裝飾就可以投入使用。
記者:這個是最早搭起來的一間?
工地負責人:對。一共是7棟。每個房間大概20平。有5平米的衛(wèi)生間有15平米的房間,加起來是20平米,基本上是三張大的高低床,一間房住6個人。(廁所)只能用蹲便器,不允許用坐便器,防止交叉感染,所以我們就把它(獨立衛(wèi)生間)抬高。
記者:所以就明顯看到獨立的衛(wèi)生間區(qū)域是比較住宿區(qū)域高一點。
工地負責人:對,要高30公分,但是我們有辦法解決。
記者:地膠已經都是鋪完了是吧。
工地負責人:對,地膠已經完成了。
雷神山醫(yī)護生活區(qū)樣板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李行健 攝)
下午4:30左右,太陽光斜斜地打在工地上,一些工人結束忙碌的工作之后,正在草坪上進行短暫休整,而更多的工人依然在緊張的忙碌當中。經現場的工作人員確認,今天同時工作人數最高峰時達到了1000多人,這樣的工作強度、工作密度,都是為了保證雷神山工程進度能夠順利有序完成。
僅僅昨天24個小時之內,同時在廠內作業(yè)的大小工程車輛一共達到了600多臺,在這樣小的一個區(qū)間內同時開工,確實給整個交通協(xié)調帶來非常大的壓力。中建鐵投路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帆介紹,在短時間內完成這樣的工作,對于各個工作組之間的統(tǒng)籌安排需要精細到分鐘。工地內的車多人雜,所以一定要保障人員的安全和工地內交通線路的暢通。張帆說:“這里面這么大的人流,這么多的車輛來往,交通協(xié)調者,包括安保和防疫,我們這個組有接近80多人在這里管理。對于車輛的行走路線等都作了部署和安排。”
記者采訪中建鐵投路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帆
北京時間晚上6點多,雷神山的工作進度可以用“神速”來形容。因為在下午3點左右的時候,供醫(yī)護人員生活的這間樣板間里還沒有很多陳設,但現在整個吊頂已經安裝完畢。
晚上7點,夜幕已經降臨,記者身后隆隆的轟鳴聲是來自于被網友戲稱為小藍和小黃的吊車和叉車們。因為工作人員被分成了白班和夜班,早上7點到晚上7點是一組,晚上7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是夜班,F在夜班的工作人員已經上崗,他們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晚上6點的雷神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李行健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