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館‘藝術夜!M行8節(jié)課的學習后,學員已經(jīng)可以熟練吹奏《大魚》這個曲目了,再加練習就能夠上臺表演了!痹谡憬∠笊娇h文化館的“藝術夜!苯Y課后,擔任竹笛課程教學的老師賀海清說。
“我是一名數(shù)學老師,在學生時代參加過校園美聲社團,由于工作繁忙已經(jīng)很久沒有唱歌了。走進文化館的聲樂課堂后,老師的專業(yè)能力和教學方式讓我受益頗多,如今我學音樂更加自信了!币晃粎⒓勇晿放嘤柕膶W員表示,參加聲樂培訓讓她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在工作之余接受藝術的熏陶,生活過得充實而快樂。
“‘藝術夜!n程包括攝影、聲樂、古箏、古典舞、書法、油畫等,線上報名一經(jīng)推出便‘秒空’,很受大家歡迎!毕笊娇h文化館館長樓美易介紹,象山縣文化館“藝術夜校”致力于為市民、群眾提供一個學習才藝,同時又可以舒緩壓力、陶冶情操的好去處,“去文化館學藝”成為新時尚。
除推出“藝術夜!表椖客,象山縣文化館還拓展升級了“藝術自習室”項目,包括書畫室、舞蹈房等。如今,象山縣文化館內(nèi)共有總面積約1500平方米的8個功能用房投用到“藝術自習室”項目!拔璧阜坷铮褩U、鏡子、音響等一應俱全,簡直太棒了!”象山市民李艷艷經(jīng)常在文化館的舞蹈房內(nèi)練功。
“群星課堂”作為象山縣文化館公益培訓的“館外館”,教學點主要設置在館外各優(yōu)秀藝術類培訓機構。“群星課堂”項目實施3年來,累計吸收近60批文化藝術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共開設聲樂、器樂、舞蹈、戲曲、繪畫、攝影、書法等20多個藝術門類的公益課程,使培訓課程體系更加完善,深受市民的喜愛。
“為織好藝術公益培訓這張惠民服務網(wǎng),象山縣文化館形成了‘3+1’培訓體系。”樓美易說,“3”指“藝術夜!薄叭盒钦n堂”“文化點單”項目。其中,“文化點單”項目根據(jù)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將師資、課程等資源送到農(nóng)村文化禮堂、社區(qū)文化家園、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等基層一線,今年1月至9月已完成點單配送服務120余場,累計服務1萬余人次。“1”則是指“藝術大師課”。該館邀請專家學者對文化館業(yè)務干部、文化藝術類校外培訓機構老師進行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yè)水平。2023年至今,約2000人次接受這項“充電式”的提升服務。
“文化館是全民的終身美育學校,我們以藝術培訓為抓手,打造零門檻的全民藝術普及課堂,力促公益藝術培訓遍地開花!睒敲酪妆硎,之后將延長服務時間,拓展文化館“館外館”,延伸場館服務功能,提升培訓課程質(zhì)量,打造更溫暖、更有文化情懷的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李佳霖)
關注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