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鄉(xiāng)村之聲 > 鄉(xiāng)土鄉(xiāng)情
四川宜賓白酒
2014-02-18 10:04 來源:央廣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央廣網北京2月18日消息 據(jù)中國鄉(xiāng)村之聲《鄉(xiāng)土鄉(xiāng)情》報道:“川酒甲天下,精華在宜賓”。自古宜賓就是一個與酒有著不解之緣的地方,這里雨熱同季、氣候溫和、空氣濕潤,有最適合釀酒所需微生物生長的土壤。早在商周時期,宜賓的土著居民僰人,就有飲用天然發(fā)酵的“荔枝酒”、“樹頭酒”的習慣,其后更學會了人工釀造,取名為“蒟醬”,由此開創(chuàng)了川南古僰道酒文化之先河。
宜賓學院中國酒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郭五林:“宜賓酒的歷史很悠久,從叫花巖發(fā)掘的文物來看,宜賓有四千多年的酒史,這個酒史可能是釀酒史也可能是飲酒史,那么在史書上記載比較早的是司馬遷的史記當中關于蒟醬的記載!
從記載于《史記》中的“獨蜀出蒟醬 ”,到明代鴻儒大家周洪謨,在其《六縣非夜郎故地辨》中提到:“歷代郡志皆謂蒟醬出長寧!庇纱丝梢钥闯,歷史上的“蒟醬”獨出于蜀,其原產地就在今天宜賓的長寧縣。
郭五林:“這個蒟醬不一定是種酒,但它是一種類似于酒的飲料,在宜賓的歷史上有樹頭酒、荔枝酒、咂酒等多種酒的記載,但真正的上規(guī)模是在明朝的時候,就是現(xiàn)在五糧液的長發(fā)升、利川永!
清盎之美,始于耒耜,酒的誕生伴隨著農耕文明的進步,而處在天府南緣大江之畔的宜賓,自然伴隨著豐收的稻香,蒸騰出濃郁的芬芳,也收獲著富足的希望。據(jù)史料記載,在宋代,宜賓的釀酒業(yè)已達到相當?shù)囊?guī)模,到明代釀酒工藝日臻完善,并出現(xiàn)了商業(yè)性的手工作坊——糟房,包括著名的溫德豐、德盛福、長發(fā)升。
2011年4月,紅樓夢酒業(yè)在技改基建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處最早可追溯至明中晚期的白酒釀造作坊遺址—糟坊頭遺址,晾堂、水溝、水池、酒窖,一個個印證昔日釀酒場景的遺跡,厚重了宜賓釀酒的歷史,也強化了宜賓白酒的歷史地位。而今天仍然在發(fā)揮作用的五糧液古窯池,就是原“利川永”、“長發(fā)升”糟房遺存的明代窯池,這個擁有六百年歷史、國內最早的地穴式酒醅發(fā)酵窯池,和已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明代古窖池釀酒與傳統(tǒng)釀酒技藝”,對于探索五糧液的形成與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宜賓學院中國酒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郭五林:“地穴式發(fā)酵是平地上往下面挖3、4米,然后形成一種比較深的,上大下小的坑,把糧食放到酒窖里發(fā)酵。這樣一種酒窖,這是和其他地方不一樣的,它上面能接到地面的空氣,下面能夠和泥土相接,中間能和地下水發(fā)生交匯,這樣的話它是一種天地和人之間共生的一種美酒。”
翻開宜賓酒文化的歷史畫卷,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為宜賓的酒所傾倒,更是為后人留下了一篇篇雋永的詩篇。北宋被貶謫至戎州的大詩人黃庭堅,在飲過宜賓的美酒之后揮筆寫下了流傳至今美句,“姚子雪曲,杯色增玉;得湯郁郁,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濁;甘而不噦,辛而不螫;老夫手風,須此神藥;眼花作頌,顛倒淡墨!本茷樵娙隧灒姙槊谰埔。醇厚的酒,倒映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歷史的變遷,更是深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角落。
宜賓學院中國酒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郭五林:“對宜賓來說真正留下墨寶比較多的是杜甫、黃庭堅,杜甫當時從成都隨流而下到宜賓,到湖南,他在路過宜賓的時候,宜賓的地方長官叫楊使軍的,就在水東樓那個地方宴請他,杜甫就寫了一首詩,叫《宴戎州楊使君東樓》,他當時就寫“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座從歌妓密,樂任主人為,”寫下了一個飲酒的時候有美酒、有美景、有美女,遠望青山,近看綠水的這樣一個很優(yōu)美的自然場面和人文場面。杜甫后半身是比較潦倒的,但是他到宜賓來依然是快樂的,所以我說宜賓酒有一種快樂的基因!
時間的沙漏淘盡風流萬千,遠離戰(zhàn)火侵擾的宜賓在釀造出醉人芬芳的同時,更沉淀出醉人的安寧。長年的和平歲月,使得宜賓老百姓有著較多的時間去研究提高生活品質的要義,在此久住的人們,便把飲酒當成錦上添花的雅習,釀酒技術自然日臻完美。酒藝、酒器、酒俗、酒禮、酒德、酒道等,便漸漸幻化成生活的必須。
郭五林:“這樣一種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大量的生產者,消費者,群策群力共同研究,把酒的質量提高,把飲酒的禮儀、文化,發(fā)揚廣大,這樣的話就形成了我們今天宜賓的酒文化!
從一枝獨秀到“十朵金花滿域”,為了打造宜賓酒類品牌,2010年12月,宜賓市成功申報“宜賓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獲得“宜賓酒”專用地理標志。2013年11月,以打造宜賓酒類地方品牌的“宜賓酒”專用標志設計正式與世人見面。
編輯:喬萍莉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